甲A往事:01年联赛踢到12月,给中国足球留下什么?

今年的中超到底什么时候能开始?到现在这仍是一个未知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联赛最早也要等到下半年才能开赛,哪怕赛程进行压缩,打到年底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在十九年前的2001赛季甲A联赛,中国足坛也发生过一次赛程的延迟,那一年的联赛最终打到了12月中旬才结束。那一年,既是中国足球走上巅峰的美好回忆,也给后来的足坛留下了一地鸡毛。
2001年12月9日,陕西国力雪战上海申花
一.当联赛改制遇到世预赛
自1997年十分遗憾地冲击世界杯失败后,中国足球一直把夺取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作为第一目标。
在2000年甲A联赛结束后,中国足协和国家队教练组一直在想办法找到一个联赛为世预赛让路的方案。当时的甲A联赛十分红火,大连实德、上海申花、四川全兴等队人气高涨、球市火爆,足协也想借此机会,对联赛进行改制,继续扩大影响力,走向更职业的道路。
1994年首届职业化甲A联赛引发足球热
但落到实际的时候,不同的观点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甲A不应该停顿太久,只要在十强赛时留出充分的时间就够了,不然联赛很有可能要拖到明年结束。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冲击世界杯是中国足球今年的最大目标,联赛要让路就得多让。
2000年12月13日,经过反复讨论后,联赛升降级政策的变动率先宣布,在全国足球联赛赛制调整联席会议上,中国足协向26家甲A、甲B俱乐部宣布2001年联赛只升不降等一系列重大调整措施。会上,中国足协还把制定好的未来三年联赛方案下发到俱乐部,其中包括了在2003年要设置超级、甲级、乙级三级联赛的方案。
中国足协有关人士曾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予各俱乐部加强基础建设的时间,同时也是为2001年国家队冲击世界杯让路。在7年的职业联赛中,各俱乐部对成绩抓得紧,但对设施、后备梯队建设等多种基础性工作却无暇顾及。足协希望通过赛制调整为中国足球职业化的长远发展积攒后劲,并不惜以暂停升降级失去部分观众和赞助商作代价。
一个月后,2001年全国足球甲A和甲B联赛对阵形势在深圳迎宾馆通过抽签确定。甲A和甲B联赛将分别从3月11日和3月24日开始,结束时间分别为11月25日和10月6日。
孙继海在2001年甲A
3月11日,甲A联赛如期开赛。邵佳一、孙继海、曲圣卿、肇俊哲等国脚在首轮联赛里就取得了进球。足协笑了、米卢笑了,每个人心中,中国足球都在迎接着光明的未来。
二.冲出亚洲要有足够备战时间
根据赛程安排,甲A进行了6轮比赛后,4月8日第一阶段就结束了,面对首个对手马尔代夫,中国队也留出了半个月的时间来备战,然而在首战中,10-1的比分依然让米家军遭受了质疑。的确,对于一支志在世界杯决赛圈的球队来说,在鱼腩球队身上丢了球,那是相当不光彩的事情,而客场仅仅1-0小胜,更让所有人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米卢和足协掌门人阎世铎
2001年5月,中国足协召开了总结第一阶段联赛的工作会议,时任联赛部主任杨一民明确表示:“在6月亚足联进行十强赛抽签后,会根据十强赛赛程来调整联赛的安排。”所以当张吉龙“神之一手”拿下绝妙好签后,联赛要为国足冲击世界杯让路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中国足协再次将联赛赛程进行了更改,原定于11月25日结束的联赛推迟到12月中旬结束。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中国足协的态度,也是主教练米卢的意思。正如前文所言,米卢的国家队当时压力很大,他需要充分的时间来磨合队伍,调整球员的心态,甚至是处理人际关系。2001年7月15日的第17轮联赛打完后,米卢先是把国家队带到昆明进行了拉练和热身,8月初又率队参加了上海四国赛,最后才把队伍带回沈阳主场,好在国足十分争气,十强赛打出了历史最高光,这些折腾也算没有完全白费。
包括制定2002年甲A联赛赛程时,足协同样参考了米卢的意见,为国足留够了时间。米卢当时表示:“在2002年6月份前,国足要集中起来打10场左右的热身赛,同时大赛前的两三个礼拜不能打热身赛,所以只能利用前面的时间。”最终,米卢的第二期集训压缩了联赛2周时间。
这样的操作,时至今日都还在中国足坛流行。当欧美球队,甚至日韩等近邻都只需要在国际比赛日前一周进入备战期,中国足球都是早早进入集训期,哪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都认为长期集训和打乱联赛节奏是违背现代足球规律,中国足球依然对它甘之如饴。
三.索然无味的收官阶段
2001年10月7日,中国足球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在沈阳五里河球场,于根伟的破门,让中国队1-0战胜了阿曼,当时的足协负责人阎世铎高呼“中国男足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出线了“五个大字至今还是中国球迷津津乐道的回忆。
然而这样的激动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在结束了十强赛后,联赛的重新开赛遇到了不少尴尬,第一个大麻烦就是天气。
众所周知,中国幅员辽阔,北方入冬早,冬季气温低,室外十分寒冷,场地条件也不适合进行足球比赛。当时有南方俱乐部人士就表示:“北方的冬天也太冷了,而一旦下起雪来,那就等于对我们球队宣布了输球的命运。这些球员在雪地里踢球不是什么锻炼,反而有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历来中国足球联赛都是在10月-11月就要结束,但2001年确实比较特殊。
14支甲A球队里,地处纬度最高的辽宁抚顺和沈阳金德是受寒冷天气影响最大的球队。其中沈阳金德因为战绩不佳又不担心降级,已经有摆烂的行为。考虑到12月的沈阳已经是零下10度左右,他们向中国足协申请放弃最后两个主场,把12月2日对重庆力帆以及12月9日对云南红塔的比赛将全部改在客场进行。而留在抚顺雷锋体育场的辽足在后期的上座率也不理想,11月底的一场比赛,总共只有2000多人到现场为辽小虎助威。
2002年辽足更名波导战斗,离开抚顺,前往北京
其他赛区也不见得理想,虹口、工体原本万人满座,都变成了稀稀拉拉的几千人,成都、陕西的金牌球市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中国足协在赛后的统计总结,2001年甲A前6轮平均上座2.45万人,到了年底最后几轮,直接少了一半,变成1.26万人。
除了天气之外,联赛收官阶段最大的看点——争冠也早早失去了悬念。在10月25日联赛前,大连实德13胜1平2负的成绩一骑绝尘,此后又接连击败了深足、国安和申花,虽然没有提前夺冠,但实际领先优势已经很大,哪怕最后5轮只取得了3分,依然以53分领先申花5分夺得冠军。
大连实德2001年提前夺冠
此外,赛程的支离破碎也让球迷对联赛的热情消退了不少,当年出版的《北京晨报》就发表评论说:“球迷因为赛程的拖拉对于甲A的逐渐淡漠,就好像是观赏一部精彩的电影,可过程中突然停电好几次,而且一停就很长时间。面对这种情况,有多少人还会关心电影是否真的精彩,停电过长过密已经让他们失去了期待结局的兴趣。”
四.尾声
2001年赛季结束后,中国足协举办了盛大的联赛颁奖礼,22岁的刘云飞击败了四大国门拿到了最佳门将,他说对他而言,未来的路还很长;三年后他成为了国足的英雄,未来的路却越走越短。
24岁的李铁凭借联赛和国家队的优异表现,夺得分量最重的“中国足球先生”奖项,他手捧着鲜花和奖杯,想起了四年前在金州被全场高喊“换李铁”的经历,暗暗发下了誓。
李铁拿到中国足球先生
那是中国足球最好的时代,但却仅仅中国足球最坏时代的开端。漫长的2001赛季不仅消磨了球迷的热情,也消磨掉中国足球最后的荣光,政绩足球和官僚足球充斥着整个圈子,一场“甲B五鼠”事件更是拉开了中国足球假赌黑的序幕。
40岁的刘云飞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历经了从巅峰的急速坠落,背负过“吸毒”、“赌博”、“诈骗”的骂名,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悄悄地成为了社区志愿者。
42岁的李铁再次穿上了国家队训练服,身份从球员变成了主教练。当他想起2001年的故事,又会想起些什么?当我们谈论起2001年,又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