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场铁腰到边路B2B,如何从球队角度评价坎特的位置变化

成蹊专栏 成蹊专栏

在上一篇关于切尔西传控足球变革的文章里,我们提到了在萨里的战术体系下,坎特要让出中场核心的位置给若日尼奥,并且充当一个边路B2B的球员参与进攻,并且为若日尼奥保驾护航。在昨天面对纽卡斯尔联队的比赛中坎特依然扮演的是右边前卫的位置,近期的坎特在进攻端的辨识度很高,但在防守端的辨识度有所下降。那么从球队利益的角度上看,给如何评价新赛季坎特的这种位置变化呢?在萨里时代坎特还有可能回归原来的后腰位置吗?

【B2B的尝试由来已久,坎特对新位置的适应较快】

从前三场比赛来看,对于切尔西来说最积极的信号就是坎特在他的新位置上能比较好的适应。若非如此,我们就很难评价切尔西的这种变革到底有没有可行性了。虽然防守端的表现有所减损,但在进攻端,坎特在大部分时候没有显得保守。除去技术层面的缺陷,他在思维上已经从防守球员向进攻球员切换了过来。有了这样的表现,萨里就不用担心因为自己的变革而舍弃这位原有的中场大将了。而坎特能和新的位置要求快速衔接,其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坎特的B2B尝试在很久之前就开始了。

(坎特在右边路深度参与进攻)

当坎特在莱斯特城出名的时候,人们记住的还是他的防守覆盖面积极大的特点。除了防守能力强以外,那时候的他还没有被人们看作是全能中场。当坎特和扎卡同时进入转会市场时,被看作是相似度很高的两个人,甚至也有人认为尽管坎特的防守更为精湛,但他的进攻能力还不如扎卡。在加盟来到切尔西的第一个赛季,坎特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当时中场中路有比他更爱前插助攻的马蒂奇,坎特也就心甘情愿地作为更偏防守的中场,对于进攻也显得无欲无求。

然而情况在孔蒂执教的第二个赛季发生了变化。当时的孔蒂认为坎特是他的战术体系中更为合适的中场,于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坎特的“复制品”。这是在法甲防守强硬而且冲击力极强的巴卡约科进入了孔蒂的视野。在敲定了巴卡约克之后,切尔西方面有很痛快的就答应了马蒂奇的离队请求。但是孔蒂对于马蒂奇和巴卡约科的判断可能有些失误,尽管马蒂奇的冒进给球队带来过损失,但巴卡约科在攻防两端的表现实在让人无法满意,而另外的中场球员里也很难找出像原来马蒂奇一样全面的球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孔蒂更加器重坎特,也争取将他培养得更加全面,来填补中场的需要。渐渐的,看他已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只会防守的铁腰,他有很强的中场直线推进能力,还有不错的人球结合能力。在孔蒂手下的经历带给坎特的变化不只是能力上的,更是思维上的,他慢慢的适应了从为进攻作后盾到走向进攻前台的角色转变,这为坎特在新赛季手下担任更偏进攻的职责间接做了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在孔蒂执教的第二个赛季,球队很长时间尝试352的阵型,其实中场坎特、法布雷加斯、巴卡约科的配置和现在坎特、若日尼奥、科瓦契奇的配置有几分相似,居中的都是球队组织进攻能力较强的球员,他的身边是两个攻守兼备的中场。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中场的重心还是在坎特和巴卡约科,中路的法布雷加斯只是作为一个进攻上的补充,他在球队中的战术地位没有办法和现在的若日尼奥相比。但在那段时间,坎特可能渐渐的学会了如何接应中路组织进攻的队友。


(坎特的持球后向前推进的能力在上赛季突飞猛进)

但值得一提的是,坎特在孔蒂手下所谓的B2B尝试,也并不是让他舍弃防守的第一职责,其实只是让他在中场有更好的控球能力,能把握住中场的空当,有更好的直线推进能力。但对于如何在前场穿插跑动,以及如何在禁区附近提高终结能力,显然并没有做太多的调教。这也正是坎特目前比其他的边前卫在组织进攻方面较弱的地方。

(注意坎特在远端的跑位)

【面对密集防守,是不是就不需要拖后后腰呢?】

新赛季转为更加积极主动的传控打法之后,切尔西在昨天面对纽卡斯尔联队时真正感受到了对手“摆大巴”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然而赛季很长,会有很多英超中下游球队采取类似的方法来对付切尔西这种控制力更强的球队。那么在面对密集防守时,是不是就不需要坎特出任拖后后腰呢?我认为不一定。在萨里的战术体系中,也可以有一个主要负责防守的后腰。而决定坎特位置的不仅有自身战术要求,也有对手比赛的思路和细节,即使同样是密集防守,不同的球队也有不同的思路。而说在昨天面对纽卡的比赛的话,我觉得如果坎特单独出现在后腰位置可能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一方面,纽卡方面除了在后场密集防守之外,他们也有一套让自己在压迫中喘息,并给切尔西制造压力的方案。就上半场而言,他们在前场始终保留一名居中的前锋,在由攻转守时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球输送给这名前锋,而这名前锋在前场不一定要快速形成突破,很多时候他只要把球能控制在自己脚下即可,此时就会有想叶德林一样速度比较快的球员插上,这样纽卡就可以避实就虚,达成自己快速通过中场的目的。面对这种阵势的话,如果坎特出任后腰,那么他就可以利用他对对方带球和传球路线特殊的敏感,提前拦截对方像前锋的输送球,或是纠缠住对方前锋使他们有办法将球在分给跟进插上的球员。纽卡斯尔这样的机会看似不多,让坎特去做这样的工作看似有点浪费,但是如果能每次把对手向前场的输送球都扼杀在摇篮里的话,那么切尔西就能持续压迫对方的防线,也能为球队带来进攻效益。

(找中锋+后插上,赏析纽卡斯尔快速通过中场的方法)

另一方面,即使是从保持进攻人数的角度来讲,在昨天的比赛中让坎特踢后腰也是有可行性的。因为切尔西的右路和纽卡的左路都算不上各自的强项,而纽卡在这一侧的控制要更加弱势一些,切尔西其实可以尝试让阿兹皮利奎塔和佩德罗来掌握右路。即使是这样可能导致有路控球率有所下降,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如果对方左路攻出来之后,切尔西正好可以利用身后空当进行反击。而事实证明如果保持一个节奏去传控的话,有时不如一个反击奏效,切尔西昨天的两个进球的直接来源都是定位球,但在这之前都离不开对方主动出击后中后场留下更大的空当。所以结合昨天的比赛来看,坎特即使是出任后腰,也有可能为球队带来更多利益。

个人觉得坎特的用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也不是说右路有坎特在,那一侧的防守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升。因为即使是坎特这样的球员,想发挥防守才能也是需要选择合适的防守位置的。虽然坎特是一个很全面的中场,特别是防守拦截非常突出,但他的拦截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的。对于中场球员来说,如果是正面拦截,不管是对对方突破线路的封堵还是对对方传球路线的提前预判拦截都是比较容易成功的。相反,如果想拦截时对方已经启动,只能从侧面去拦截的话成功率肯定不如正面防守要高。看特现在在参与进攻之后,无法及时返航,防守拦截也就没有保障。所以现阶段将坎特作为后腰还是边前卫的问题,其实就是将坎特作为防守球员还是进攻球员的问题。想把这两种属性兼容一下,在边路成为一个攻守兼备的球员的话,在目前看来不太可能,起码是不太可能在攻防两个层面都达到最高水准。

(由攻转守时来不及抢占有利身位,即使是坎特也有多次拦截失败)

【需要有人给若日尼奥做接应,这可能是萨里将坎特留在边前卫的最大用意】

当然,萨里暂时不让坎特去到后腰位置也有自己的考量。然而,他的用意可能不仅仅是让中场的左中右都有人,能给对方形成全方位的压迫那么简单,个人认为,萨里把坎特留在边前卫最不可取代的作用就是对若日尼奥进行保护。这一方面是因为萨里在执教那不勒斯时发现将4231改为433之后,正好能把组织能力最强的中场排在中间位置,然后左右两个边前卫正好可以充当若日尼奥的左膀右臂,帮助若日尼奥化解对方的围抢。萨里来切尔西之后很自然的就会想把三中场平行站位的打法延续下来。

另一方面,若日尼奥对英超节奏的适应还没有完全到位。这不仅是说中场对抗上的身体劣势,更重要的是他在处理球的节奏上还是保留着在意甲的那种较慢的速度,所以他也经常会被偷袭。同样他在跑动上也和同伴不能完全契合。因此现阶段若日尼奥可能还离不开坎特和科瓦契奇或者巴克利在他身旁的辅佐。平行中场可能就是最稳妥的选择,如果想打出有层次的中场阵型,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

【结语:三年的陪伴,坎特的变化,就是蓝军战术演变的缩影】

坎特的特别之处,正是在于你可以用很多种方式去理解他的价值。有的人认为他还是像刚出名时的那样是个防守型后腰,有的人认为他经历了几个赛季的磨砺,已经成为了一个B2B中场,有的人认为他在中路发挥的作用会更大,有的人认为在边路他同样可以游刃有余……一万个球迷心中就有一万个坎特,这些都是有道理的认识,因为坎特的蓝军生涯里确实经历了不同的改变。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坎特对教练的战术安排总是忠诚地执行,因此从这三年坎特的职能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孔蒂和萨里这两位主教练给球队带来了什么样的战术思路。现在对于坎特来说,可能算是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跨越之一,而现在对于萨里来说,如何何用好坎特可能也算是执教生涯中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抉择之一。我们期待世界级中场和世界级的教练之间擦出闪亮的火花,照亮蓝军前行的路。



(坎特虽然能适应多个位置,但不意味着他能同时担负所有位置的职责)


展开更多